什么是“认缴制”和“实缴制”?现在还需要验资吗?
分类:新公司开业场景
一、核心概念:认缴制 vs. 实缴制
想象一下,开公司就像和一个朋友合伙做一个项目。你们需要商量好每人出多少钱。
1. 实缴制 (Paid-in Capital System) - “先出钱,再办事”
- 是什么:这是2014年以前的主流模式。要求股东必须立即将承诺的注册资本金额实际存入公司的银行账户。
- 流程:
承诺出资 → 立即将钱转入公司账户 → 找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 凭验资报告办理工商登记
- 特点:资金一步到位,公司一开始就有实实在在的运营资金,但创业初期的资金压力很大。
2. 认缴制 (Subscribed Capital System) - “先承诺,后出钱”
- 是什么:这是2014年《公司法》修订后实施的模式。股东只需承诺一个出资额和出资期限(比如20年内),而不需要立即将资金实际到位。
- 流程:
承诺出资并约定期限(如2040年前)→ 直接办理工商登记
- 特点:“零首付”开公司,极大地降低了创业初期的资金门槛和成本。
简单比喻:
- 实缴制:就像你告诉朋友“我现在就给你5万块”,然后马上把钱掏出来放在桌上。
- 认缴制:就像你告诉朋友“我们这个项目需要5万块,我先承诺出这5万,等以后我们需要用钱的时候(比如2年后买设备),我再把钱拿出来”。
二、现在还需要验资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了。
自2014年实行认缴制后,验资程序(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不再是公司注册登记的法定必要环节。
但是,存在以下例外情况(需要验资的特殊场景):
- 特定行业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
- 目前仍然实行实缴制的行业,需要验资。这些行业通常与金融、安全密切相关,例如:
- 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 劳务派遣公司
- 典当行
- 直销企业
- 这些行业的公司在申请设立许可时,必须证明注册资本已实缴,并需要提供《验资报告》。
- 目前仍然实行实缴制的行业,需要验资。这些行业通常与金融、安全密切相关,例如:
- 公司的自主选择:
- 即使不是上述行业,如果股东为了向合作伙伴、客户或投标方证明公司的资金实力,也可以自愿选择实缴出资,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验资,出具报告。
三、重要提醒:认缴制不是“空头支票”
认缴制降低了门槛,但绝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填写注册资本且不用承担责任。你承诺的金额,就是你承担责任的限额。
- 法律责任:如果公司出现债务纠纷破产清算,但公司资产不足以偿还债务,法院可以要求股东在其认缴但未实缴的出资额范围内提前承担清偿责任。比如你认缴了100万,只实缴了10万,公司欠债90万,你就需要把剩下的90万拿出来还债。
- 信用约束:你承诺的出资金额和期限等信息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向社会公示。如果到期无法出资,会影响公司和股东的信用。
- 合理认缴:因此,注册公司时,一定要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需要和自身的出资能力,合理、慎重地填写注册资本金额,切忌为了“面子”盲目认缴天价资本。
总结
特性 | 实缴制 | 认缴制 |
---|---|---|
核心要求 | 必须立即资金到位 | 只需承诺,后可分期到位 |
验资要求 | 必须,是法定环节 | 一般不需要(特定行业除外) |
资金压力 | 大 | 小 |
主流时间 | 2014年以前 | 2014年以后(现行制度) |
优点 | 公司起点实力强 | 极大降低创业门槛 |
风险 | 占用资金 | 认缴额就是责任上限,需慎重 |
一句话概括:现在开公司,通常只需要“承诺”出资金额和期限,不需要马上掏钱,也基本不需要验资。但承诺的钱,将来是一定要负责任的。